第382章 皖督入宁(1 / 1)

加入书签

第三百八十四章皖督入宁

安徽都督关启平在侍从的带领下步入江苏都督府,这座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熟悉是因为他在江宁光复之役的时候,率先攻入的两江总督府、此后也曾一度在这里与江苏革命军的高层一并办公。陌生,则是他派往安徽后,如今将近一年时间,这座官署早已大变了模样。

时间已是1912年的7月10日了。

算来,关启平成为安徽都督,执掌一省军政大权已经有八个多月的时间了,形态也变化不少。首先是身体体积似乎增加了不少,小肚子都有了。面容上,或许是担任了上位者后显得更加严肃了不少,原本就茂密的大胡子更是遮住了大半个嘴唇。

身穿一身北京中央政府下发的陆军上将常服,一把佩剑斜扣在牛皮腰带左侧,关启平穿得非常正式,脸上看不出一丝笑容。

而领路的侍从也是默不作声,只是以平稳的步伐将关启平默默领向目的地点。

终于,在穿过不少办公楼、小花园、路过几处新建建筑后,关启平来到了此行江宁的终点,江苏都督府内位于正中的前都督厅、现巡阅使楼。这里是刘继业日常居住和办公的地点,同时也是他会见较为亲密客人的地方。

这座新修建的四层洋房完全由钢筋水泥建成,从外表看装修并不奢华、许多装饰性的置件都没有、墙体外也没有什么华丽的雕刻,非常朴实。

那名领路的侍从快步走上大门台阶,向站在两旁看守的卫兵递上通行文件,然后再快步走下台阶,侧开身向关启平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关大帅,请。”

关启平点了点头,迈开脚步踏上台阶,略微好奇地打量了一番两旁卫士后,很快就进入了洋房内。

上一次关启平过来,还是大半年前召开国社党大会的时候。那时的会议是在都督府另一侧的大会议厅内进行的,所以现如今他还是第一次踏入这栋江苏、乃至东南核心的洋房内。

侍从小心翼翼地走上楼梯,在二楼的一处橡木门前停下了脚步,轻轻敲了敲门。

“禀告大帅,关大帅到了。”

屋内传来脚步声,随即房门就从里面被打开了。

刘继业穿着无肩章的将官军服,领口随意地敞开。他亲自打开房门后朝急忙敬礼的侍从挥了挥手,然后笑着将有些发愣的关启平拉入:“从安庆来江宁顺流而下,三日可到?”

“……四天……时间。”关启平进入房间后,有些不知所措,此前脸上淡淡显露的威严早不知道去了何处,望着颇为热情的刘继业一时是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刘继业却似乎没有注意到对方的神色,亲自拿来水壶准备给对方加水,那边关启平急忙来抢水壶,一个江苏都督、一个安徽都督就为了一个水壶而争抢了一阵子。

最后畏首畏脚的关启平不敌上司刘继业,只能乖乖地让对方给自己倒上了茶水。

“总理如此……属下……”

官职上,关启平的安徽都督是归刘继业所兼任的长江巡阅使‘监察’,党务上,作为国社党安徽分部的主席,关启平直接由国社党总理刘继业管辖。

当然,由于国社党的原则是所有党员身份一律平等,因此从身份地位上,关启平与刘继业并无区别,都可以以同志相称,区别‘仅仅’在于党内负责的职务不同而已。

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整,国社党先后在安徽、江西、浙江、湖北四省设立了分部,江苏则为总部。各分部骨干一部分是江宁派遣、一部分是招笼当地的有志之士加入。而在这四个分部中,得益于关启平的安徽都督身份,安徽分部是人数做多、工作开展最为顺利的。

刘继业与关启平多聊了一会儿叙旧的话,让对方的心情稍微平复下来。

“回来江宁后可是见了熟人了?”

“属下抵宁就直接来见总理了,未曾有时间去见其他人。”关启平此刻还是有些拘谨。虽谈不上毕恭毕敬,但是相比一年多前与刘继业以字相称,差距却是非常明显的。

这一现象不光是关启平。就连关系与刘继业最紧密、长期担任刘继业副手、与之并肩作战、如今身为国社党的协理、理论之上仅次于刘继业本人的张孝准;与刘继业同学一场,而且颇有些文人风骨的蒋方震;刘继业最忠实的手下并且将刘继业以兄长视之的王光照,与刘继业对话时也都自称属下并以总理相称。

随着刘继业的地位不断提升,随着他在党内的威望不断的攀高,如今也只有偶尔在跟几个老伙伴喝醉了酒的时候,才能从他们口中听到一句久违的‘文鹿’。

刘继业知道这就是人攀升到高位的代价,所以古人有云高处不胜寒。他因此亦不曾指望相对张孝准和蒋方震等人关系稍显疏远的关启平有什么不同。相反,由于对方长期处在安徽、无法与刘继业保持紧密联系,对方只会更加的恭敬。

在国社党内,刘继业与这些老伙伴的身份已经从战友、上级变成了领袖,变成了一言而断的独~裁者。

对此,刘继业在获得无与伦比的威望的同时,也只能忍受一种孤独。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是他从一开始选择道路后的必然结果。

“安徽你处理的非常好,党务的顺利展开也实在有你的功劳,若说党内有某人贡献最多,你文泰绝对是其中之一啊。”

面对刘继业的夸奖,关启平表露出很谦虚的态度,连称只是尽职尽责而已,当不起夸赞。完了后,关启平哪怕是之前在无数份电报中都有详细汇报,此刻还是认认真真地将安徽之情况向刘继业汇报。

“安徽之财政有江苏省每月七十万的资助,基本上维持财政持平,财政开支基本维持江苏模式,即行政经费、教育经费、发展实业费用各占二成,军费占六成。”

“安徽之军队经过裁军后,现有二万一千人。基本可分为我革命军骨干所建之一个师、以及由原安徽新军所编制之一个混成协。这几个月大力开展党务以来,基本上我们的骨干部队营级及以上之军官都成为了我党党员。有了金陵制造局的军火,战斗力也有所提升,我们也扎实研究落实了百里发派过来的经验总结。而安徽新军部以前清安徽新军混成协协统,投诚之胡万泰为首……我们对其的掌握程度上虽不如老革命军底子,不过还是在他们那里掺了许多沙子,也发展了不少党员来……”

早在刘继业担任长江巡阅使之前,安徽的军政大权就实质上掌握在他的手上了。刘继业对关启平乃至安徽省的了解和控制超出了任何人的想象——这一切都是通过党务这条与政务并行的线完成的。

军队方面,安徽的部队中半数以上是来自江苏革命军的当初‘援鄂军’组成,与江苏本来就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至于后来投诚的新军部队,尽管保留了部分的独立性,但在军饷和军资都把握在关启平手上的时候,大部分的命令也都能得到遵守。

而与江苏不同,安徽不光是军队控制在国社党手中,就连文官团体也多是由国社党员担任,这就使得刘继业得以通过自己国社党总理的身份,通过国社党安徽分部的方式委派命令。当然,具体的情况都是刘继业先下达一个大框架,由关启平等分部主席和副主席去落实执行。而刘继业则通过党务的各种渠道,去时刻监督目标执行的情况,以此来时刻把握安徽的态势、在给予关启平足够放权的同时,又不至于使对方过于坐大。

不过在江苏和安徽分成两个系统的时候,彼此之间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状况——在名正言顺地建立中央政府之前,刘继业也没有什么太多好办法,也只能先尽量在现有的框架内维持控制力。

“那位倪嗣冲最近有什么动作吗?”

刘继业所问的倪嗣冲是安徽人,袁世凯的北洋系老人、前清时曾担任黑龙江民政使兼巡防军翼长、河南布政使帮办河南军务,以及安徽布政使。辛亥后,作为刘继业与袁世凯达成的协议之一,前来安徽担任民政长。

根据关启平及其他党务组织传来的电报,这位倪嗣冲上任后倒是很老实,各方面都很配合关启平的行动,也并未如此前想象那样与各方人士接触。

不过若说这就能让刘继业轻视倪嗣冲乃至袁世凯,那他也未免过于幼稚了。

关启平摇了摇头:“依然是安静的很……除了处理文件公务外,几乎是所有时间都呆在自家宅子里,连出去会见好友的时候也很少……”

“多加关注……面子是要给的,但是反常即为妖,此人回到故乡连亲朋好友也不怎么走动,恐怕是有所图谋啊。”刘继业咳嗽了两省,最近难得地略感风寒。

与关启平聊了一会儿后,刘继业便站起身子一拍手笑道:“走,咱们去见见百里和闰农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