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268(1 / 1)

加入书签

“都是陈嬷嬷的错,惹了祖母你生了这么大的气,打打也是应该的。”赵婉婉顺着老太太的话说,“不过,我瞧着她的样子,也捱不了几下板子了,祖母,你就当发发慈悲,饶了她这一回,毕竟,像她这样服侍周到的,找不到几个。”

赵老太太垂着眸,漫不经心吃了一口茶,然后将茶盏搁到炕几上,才徐徐说道:“你这孩子,就是心软。罢了,瞧着你的好日子也快到了,我这个做祖母的,当为你积福吧。”p

第573章 面首

赵婉婉冷笑,就这么几句话,恩怨两消吗?那也太便宜了她了。且不说这个身子的父母是她害死了,就说自己落到要当侧妃,还不是她逼得?若不是她一直要自己招赘,自己又怎么会错过宫中的选秀?想到自己差一步就成了皇妃,却因为老太太的反对落了空,赵婉婉心底就生出无限的恨意,当然,看到苏绛唇过得比她还风光,她更是咬牙切齿,小小的商女,也比她这个嫡出的官家千金强,还不是前面站着赵老太太这个拦路虎?4633832

“祖母慈悲为怀,自然不会和这种小人一般计较。”说着,赵婉婉俯下身子,拿起一旁的美人锤帮老太太捶打。

和化花花面花荷。赵老太太的眼里露出了一丝满意,虽然说,不满意她的亲事,可如今事成定局,自己也不能太反对,以后,她百年之后,还要赵婉婉出面料理后事,总不能将赵婉婉彻底得罪了。

“孩子,这些天,我都在帮你想着陪嫁单子,你放心,这陪嫁,不会少到哪里去。”赵老太太安抚赵婉婉道。

赵婉婉眼里一冷,什么陪嫁单子?真有那么好心吗?只怕将最差的产业给了自己,丰厚的留给她自己。不过,她也不担心。陈嬷嬷如今是她救下的,赵婉婉就不信,陈嬷嬷会如以往那样对老太太忠心服侍。

只要陈嬷嬷这边打开了缺口,赵府的产业,她是唾手可得。想到老太太的手里,以后就剩下那些不值钱的产业,赵婉婉的眼里就露出了一丝报复的痛快,于是,她笑意盈盈道:“那谢谢祖母。”

赵老太太对赵婉婉的态度实在满意极了,笑着道:“嫁了出去,以后要记得常常回来看看祖母。”

赵婉婉嘴角勾出一抹笑,她会的,她会亲眼看着这个老妖婆怎么断气的。这些年,她何曾将自己当成孙女疼爱,动辄打,小则骂,自己从来没有过一日舒心的日子。穿越女的好运,她一点也没有享受到,如今,她一定连本带利,将这笔账算得清清楚楚。“孙女谨记祖母的吩咐。”

“我也累了,你回去绣嫁妆吧。”赵老太太摆摆手,如今,她对这个孙女不过是面子情罢了。以前,自己或许对这个孙女还有期望,期望她找到一门好亲事,可以夫妻恩爱,在自己跟前孝敬自己。如今,她知道,指望不上了。一个侧妃,连正经亲戚都算不上,能指望她孝敬自己,那真是天大的笑话。

赵婉婉行礼退下,然后就见到几个仆妇正搀扶着陈嬷嬷起身。

陈嬷嬷复杂看了赵婉婉一眼,然后微微俯身行礼。

赵婉婉给红缨示意,红缨拿着白玉膏上前道:“这药对治棒疮最是妥帖,小姐让我拿给嬷嬷使。”

陈嬷嬷感激涕零,对着赵婉婉又行礼。

赵婉婉知道,自己完全收复了这个老骨头,以后行事就容易多了。

钟萃宫的宫女都屏着呼吸,望着眼前对峙的父女俩,她们\知道,太后和丞相之间有了嫌隙,而她们这些做奴才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当自己不存在。

就在那些宫女忐忑不安的时候,太后道:“你们都退下吧。”

宫女们如蒙大赦,鱼贯退出去。

偌大的宫殿里,只剩下他们父女俩,王丞相望着坐在宝座上高高在上的女儿,眼里划过一丝沉痛,这个女儿,从小他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如今登了太后宝座之后,就忘了自己姓什么?

“那孩子不能留。”王丞相坚决道。

太后端过描金缠枝莲纹茶盏,笑着道:“王丞相说什么胡话?”

“我说的是不是胡话,你心里清楚。”王丞相挥了挥衣袖道,“总之,不能让皇帝找到对付王家的把柄。”

听到啪嗒一声,太后拍了一下案几,怒气冲冲道:“王家,什么都是王家。你让明珠进来,想着法子要她做皇后,说是为了王家,结果呢,那个不成器的东西,一天到晚,在哀家面前显摆,对付宫里的嫔妃,却屡次受挫,连个小小的阮沉鱼都对付不了,还谈母仪天下,实在是可笑。”

“你是她的姑姑,你不帮衬她,还有谁能帮衬她?”王丞相知道,自己的孙女是什么样的材料,可女儿总不能袖手旁观吧?

王太后嘴角挂着一丝嘲讽,“连个男人的心都拢不住,你还要哀家怎么帮衬?难道叫哀家告诉她,什么是房中术不成?”

王丞相没有想到女儿会说出这样的话,气的胡子都颤抖起来,“你贵为一国太后,岂能说出这等腌臜话?”

“太后?难道太后就不是人吗?当年,你送哀家入宫,哄骗哀家,说什么这皇宫是天底下最好的地方!可这个地方,是人呆的地方吗?”王太后想起这些年的辛苦,眼泪掉了下来,若不是父亲贪恋权势,她有夫有子,多美好的生活,结果,父亲的几句话,亲手毁了它。

“哀家在这宫中呆了这么多年,容易吗?先帝高兴的时候,还会给哀家几个好脸色,不高兴的时候,什么气都冲着哀家撒。如今先帝走了,女儿我却要守着这冰冷冷的皇宫一辈子,你们一家子围在一起,有说有笑,可曾想过哀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王太后越想越觉得自己委屈了,为了王家,她牺牲得还不够多吗?

王丞相闭上眼眸,女儿真的是越活越回去,以前的她,性格刚强,不容易认输,为了就是如今这局面,可现在,泼天的富贵握在手里,她偏偏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你以为,堂堂一国太后,还可以再嫁吗?”

王太后嗫嚅一下,方颤抖着唇道:“不是再嫁而是……”

“而是什么?养面首吗?你可知道,前朝的公主养面首落得什么下场?”王丞相眯着眼,怒问王太后。

提到公主两个字,让王太后的心底一丝隐忧浮上心头,她怒声驳了回去:“她是公主,哀家是太后,岂能相提并论?”

王丞相定定瞧了王太后,王太后紧张,又吃了一口茶。可这一口茶刚刚入肚,她就觉得心如刀绞,跟着,感觉下身涌出一股热流。p

第574章 添堵

我保跟跟联跟能。王太后曾经怀过孩子,也曾经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她怎会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于是,她慌乱道:“御医,快请御医来。”

王丞相勾出一抹冷酷的笑意道:“今日太医署特赦一日,全数休沐,太后,你不知晓吗?”

王太后听到这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摸着自己的肚子,她凄惶道:“那是你的亲外孙。”

“我没有血缘如此低贱的外孙!”王丞相冷酷打断了王太后的话,“这孩子,我是不会让他出世,还有,那两个男人,我也不容许他们活着。”拍了拍手,一个身手敏捷的人飞身进来,手中还拿着一个红色的包裹。

王太后睁大了圆眸,难道是他们……在王丞相的示意,那个男子将包裹打开,赫然是太后两个面首的头颅。

王太后看到此景,两眼一翻,昏死过去了。

王丞相唤来几个宫女,要她们好生服侍太后,然后自己领着人走掉了。这一切善后,自然有人会做的妥妥帖帖的,不留一点痕迹。

可王丞相万万没有料到,他在宫中闹了一场,替女儿收拾了残局,可家中的老妻却逼死了三姨娘,激怒了王庭宣。

当王丞相回家的时候,就看到抱着姨娘尸体夺门而出的王庭宣,他从这个庶子的眼里看到仇恨的光芒,就如宫中的王太后一样。

自从苏绛唇有孕之后,她就开始将府里的事情尽量简单化,如果不是大事,一应交给紫玉和徐四家处置,遇到大事再请示她。

为了这一世能生下健康的孩子,苏绛唇还让苏锦请了太医把脉,开了几个方子调养身子,而她吃的药也好,食物也罢,都是翠玉丫鬟一个人负责。苏绛唇知道,翠玉是个牢靠的人,心性单纯,却不是愚蠢。

当然,珊瑚这个丫鬟也寸步不离她半步,就怕有人暗地里使绊子,谋害了这个孩子。

墨菊和白梅两个丫鬟也乖觉,知道自己不受人信任,在屋子里伺候的时候,也懂得分寸,该避嫌的时候,都远远躲开了。

即使这样,苏绛唇也能感觉到底下的那些年轻丫鬟的人心浮动,她知道,这些丫鬟开始动了心思,想要爬床。毕竟,如今的侯府逐渐起色,苏锦也越发得到当今皇上的重视。对于那些野心大的丫鬟,见识了侯府的富贵,有几个甘心屈居于奴仆的位置,这也是一直以来,杜绝不了丫鬟爬床的原因。

“夫人,你这样拘着侯爷也不是办法。”徐四家的嫁过人,也知晓外头那些侯门大户的做法,当然,她也得了徐四的提点,适当地时候,要提醒苏降唇,免得被人钻了空子,夫妻生出嫌隙反倒不美。“说句不怕羞的话,这男人比不得女人,一日少不得人。侯爷刚开始的时候还能忍耐,日子一久,也经不起那些狐媚的勾搭。”

苏绛唇将茶盏的盖子重重盖上,面带怒气道:“我屋子里头的事情,你少掺和。”是不是自己太好说话了,以至于所有的人都认为自己该给丈夫纳妾。没门,苏锦要是敢在这个节骨眼给她纳妾添堵,她定然不会轻饶了他。

徐四家的被苏绛唇一喝,也不敢再说什么,就闷不吭声退了下去。

可苏绛唇的好心情也没有了,难道女人不给丈夫纳妾,就不贤德吗?自己身边的人都这么想,难道这世道中的人都这样想吗?

想到这里,苏绛唇不禁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暗忖:但愿这胎是男的,不,但愿自己生下的都是男儿,若是女儿的话,以后岂不是被人作践了去?4633832

苏锦一回到家里,就发现家里的气氛极为沉闷,他微微皱眉,这是很少见的事情,好像自从妻子怀孕之后,她就变得很奇怪,敏感易怒,对身边的人似乎藏着很深的戒心,稍微有点不对头,她立即像是一只长了刺的刺猬似的,不刺人家,心头不舒坦。刚开始,苏锦以为救他的娘子如此,今日和军中同僚说开了,才知道,女人怀孕,都会有点情绪上的变化。

想到这里,苏锦就觉得自己该体谅妻子的辛苦。回到了东次间,见到苏绛唇窝着榻上,他有点担忧道:“你有了身子,怎不盖上一层被子,这样的话,很容易着凉的。”

苏绛唇的眼泪簌簌落下来,苏锦以为她受了委屈,不禁开口问道:“怎么了?”

苏绛唇横了他一眼,然后摸着自己的肚子道:“是不是不给你纳妾,就是我的不对?”就连母亲也派了人训斥她一顿,说什么要给他准备通房丫鬟,还指明把紫玉给苏锦。

在苏绛唇的心里,她自然不愿意,她和紫玉亲如姐妹,怎么肯这样糟蹋紫玉的终身,而且,她也觉得膈应,自己身边的丫鬟去服侍自己的夫君,单单想到那个画面,她都吃不下饭了。当然,苏绛唇也不傻,她知道宋氏的心思,紫玉首先是自己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