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1 / 1)

加入书签

里演得一样,真皮沙发,自带冰箱,名酒格列,当然还有一位西装革履,看着就让人打从心底里发寒的霸道总裁。

沈南坐在了霸道总裁的旁边,向他打招呼:“哥,我来了。”

第23章沈齐

阮航坐在门边,大气也不敢出,身边的沈南也是一声不吭,在进车对坐在车内的人喊了句“哥”以后就没有再说话了,而沈齐除了对沈南做出“嗯”的回应后,也是一直沉默。

身体僵硬,只有眼珠子敢转动的阮航,瞄到身旁两个冰雕一样的人,也只能由衷感慨道,不亏是两兄弟。

凡是对沈南有过了解的人,没有一个会不知道他背后的沈氏集团,而沈氏集团最出名的人却不止沈南,还有沈齐。

沈齐的商路历程,可谓是波澜壮阔,跌宕起伏。

作为日用品起家的沈氏集团,不过几年功夫,就被沈氏夫妇,也就是沈齐和沈南的父母,就把牌子做到了国民品牌,那时候全中国用的都是沈家的毛巾肥皂被套,就连出口商品都做到了远销国外。

但就在沈南六岁,沈齐十二岁的时候,沈氏夫妇遭遇了车祸,不幸双双离世,沈齐和沈南也被其他股东和沈氏亲属送到了国外,沈家大权开始转移。

不知道是国内日用品品牌增多出现饱和,还是沈氏集团管理不当,自打沈齐沈南被送出国读书以后,沈氏集团的股票年年下跌,国内外销量也是一蹶不振,等沈齐十八岁学成回国之后,留给他的却是一堆烂摊子。

阮航又瞄了瞄豪车内部的装潢,不小心看到了左边车窗沈齐的花白鬓角,想到了沈齐当年在国外学习的传闻。

沈齐固然是有天赋的,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商业上,但听说当年他和沈南被亲朋好友和股东联合欺骗到了国外,为了能尽快夺回家里的股份,沈齐频频跳级,十八岁学成归来之后,是带着当时少有的金融硕士学位坐到董事会的位置上,为了尽最大的努力吸取最多的养分,沈齐当时两鬓花白,还没成年就白了少年头,韬光养晦六年之久,最后一步一步把集团带入正轨。

他是第一个把营销用在商品上的人,请当时家喻户晓的明星在电视上做广告,在人流量巨大的火车站汽车站张贴他们的海报,还把商品的包装换了,请的是国外知名设计师,当时的包装还拿了国际上的奖项,沈齐拿其做文章,在报纸上大写特写,因为沈氏的日用品本就质量还不错,经过营销后,沈氏日用品又变成了国民大品牌,沈氏集团又恢复了往日的荣光。

但好景不长,沈家内部又出现分裂,那些把沈氏集团销售和名声拉下马的人又跑出来告沈氏集团侵权,还从沈氏集团挖走了不少人,成立了新公司。当时大家对于版权还没有太大认识,所以让这些人钻了空子,他们也学沈齐营销那样,在电视上控诉沈氏集团对他们的压迫,大众那时特别容易被煽动,谁哭得最大声谁就占理,所以沈齐当时“迫于无奈”下,把日用品的商标明码标价转移给了新成立的沈氏日用品公司。

就在大家以为沈氏就此要败在沈齐手里时,沈齐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投资了当时还没有苗头的电子设备、信息网络工程,还悄悄地买了好几块地皮建房子,成为第一批房地产投资商。

业内人士都说沈齐病急乱投医,现在手机都是诺基亚,电脑也只有有钱人家才会装,投资网络真是分不清楚国情,还有房子,只要你工作了,国家就会给你分房,哪里还需要投资呀。

然后就在专业人士嘲笑沈齐毛头小子的时候,房价以几何指数飙升,网络发展也如宇宙大爆炸,当年看不起沈齐的人纷纷打脸,成为业内著名笑柄,而沈齐也跟随着国家发展的脚步,一步一步扩张自己的事业版图,最后引领沈氏集团和周氏、王氏、刘氏集团,成为中国四大民生集团,每年的经济利润直逼国企,沈齐也是除了刘氏集团当家人外年纪最轻,最富有传奇意义的掌舵人。

沈齐今年三十四岁,身着马甲三件套,无论是在哪本杂志还是哪个卫视看到他,他永远是那副宠辱不惊神色冷淡的表情,仿佛世间的纷扰和拥挤,在他看来都不存在,他永远只行走在自己的道路上。

唯一一次情绪有起伏,可能就是在送沈南出道那天吧,阮航很清楚,他看过那个视频不止一遍,平时只出现在金融新闻里的人,那一天突然出现在了沈南的出道新闻发布会上。

无数媒体蜂拥而至,接连不断的闪光灯把沈家兄弟皮肤照成了吸血鬼的白色,姣好的面容和清冷的气质,任谁都看得出沈齐和沈南是亲兄弟,沈南就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面对眼前围成一堵墙的记者们他也不惊慌,狂热的记者被狰狞的面孔也没有让他害怕,沈南端着那副云淡风轻的脸,静静注视着在场的所有人。

沈齐很少笑,唯一勾起嘴角的场合也是自家集团获取了庞大利益的时候,但在这次的出道发布会上,沈齐不但笑了,还笑得很开心,没有平时生人勿扰的疏离感,而像个疼爱弟弟的普通哥哥。

不说沈齐投资了沈南的出道电影,还亲身去了弟弟的出道发布会,在场的媒体也都足了红包,纷纷表示会把这位影视新人从头夸到脚。

不止如此,沈氏集团名下的所有广告牌,全部换成了沈南单人宣传照,更别提沈齐更是放出豪言,第一天去看电影的人电影票纷纷,当天所有票房统统报销沈氏。

所以在电影疯狂宣传后的首映当天,万人空巷,电影院排起了要看沈南处女座的长龙,连带着影院自买的爆米花都被黄牛炒出高价。

吃瓜群众们都觉得这是富豪砸钱为亲弟弟造势,压根没人对这部电影抱有期待,但看完电影的人出场后都没有走出电影院,而是在等电影看的队伍后,默默地站了过去。

本以为这部电影就只有第一天有票房,但谁知,第二天,第三天,电影院场场爆满,沈南出演的电影一票难求,看过的人都夸他好看,连平日只看盗版电影的人也忍不住跑去电影院抢先看,更别提电影爱好者的多刷,更是让当年过亿票房就吹捧的电影标准硬生生往上提高了几倍。

沈南的传奇道路,从此开始。

阮航不是在沈南出道就追他的人,而是在沈南已经出演了好几部电影,成为了影视巨星以后才关注他的,而沈南从出道开始的每一部电影,即使是客串,沈氏集团必有投资。

在每次的颁奖典礼上,沈南身边永远不是女主角或者导演,而是他那个流量堪比他的哥哥,台下的演员和相关工作者,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