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3(1 / 1)

加入书签

列明后,又有被骗了钱财的百姓竞相出来指认,讲述普度哄骗他们捐献钱财的经过。

指认的人太多,听了几个之后郡守便定了几人的罪,剩下未来得及指认的百姓则依次登记姓名以及被骗的钱财,待案子完结,赃物清点完毕后,会一一退还给他们。

案子还在审理,但是普度寺以及这帮假和尚的事迹已经传遍了长流郡,百姓唾弃他们的同时,又将当时出面拆穿他们真面目的静尘大师捧成了活/佛。

傅他们虽然无奈,但是百姓总要有个寄托,就算太过愚昧无知,这样的局面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扭转的,倒是静尘大师慈悲为怀,主动留在山下开坛讲解佛法,安抚民众。

至此,长流郡的天灾人祸算是化解,连带着周边郡县也都在逐渐好转,而傅他们一转眼已经在长流郡待了快一个月的时间。

傅望着北方,想起边关的某个人,也不知道有没有送信回来,“我们也该回去了。”

三人便拾行装,向郡守辞别后,准备启程回庆阳。

临行前,长流郡的百姓不知道从哪里得知了消息,知道他们就是大名鼎鼎的康乐侯跟都城大官,自发的聚集在马车后送行。

傅掀开车帘,看着身后站满了人的街道,发自内心的笑了笑,朝他们挥了挥手。

不知道是谁起的头,送行的百姓们接二连三跪了一地,眼含热泪朝他们磕头……

十一月初三,三人抵达庆阳。

先进宫回禀了长流郡以及周边几个郡县的情况,才各自领了赏赐回去休息。

傅最后一个出去,被楚凤元叫住了,“佑龄,你留下。”

傅诧异的转身,“皇上还有吩咐?”

楚凤元欣慰的拍了拍他的肩膀,“母后得知你回来,让你留在宫中一同用膳。”

傅点点头,楚向天不在,他代为尽孝也是应该的。

“还有凤璋那边……”楚凤元故意吊起胃口,看见他一瞬间亮起来的眉眼,忽然明白为什么小弟将人当块宝捧着了,于是不再逗他,道:“山豫关前两日传来捷报,凤璋让传信的信使给你带了东西。前两日你不在,便由母后替你存放起来了。”

傅眉眼间是掩藏不住的惊喜,先前装出来的稳重老成统统抛到一边,眼巴巴的看着楚凤元问道:“山豫关大捷?外族退兵了吗?那王爷什么时候回来?”

楚凤元笑笑,他那个小弟从小主意不比他少,兄弟俩都是相互扶持,现在傅才让他有了一丝做兄长的成就感,不由的缓和眉眼给他讲解山豫关的局势,“只是暂时退兵,穆拉乞力被凤璋断了一臂,但是并不妨碍性命,马上要进入严冬,外族缺少过冬的粮草,不会轻易放弃。”

所以楚向天还得镇守山豫关,一时半会儿的回不来。

傅晶亮的眼眸一瞬暗淡,随后又想到大捷至少说明楚向天人没事,顿时又高兴起来,转而想着楚向天会让人给他捎什么东西回来。

第119章

两人去长寿宫陪太后用了午膳,吃过饭后楚凤元去御书房处理政事,傅则被太后留下来说话。

从旱灾之后,后宫之中的用度便节俭了许多,太后体恤皇帝,甚至连戏园子也关了,平日里就是赏赏花,或者去寺里礼佛祈福。

现在傅回来了,难得有个讨人喜欢的孩子说说话,太后自然想趁机留他在宫中小住几日。

傅听说太后连最爱的说书也不听了,便故意挑着在长流郡的趣事讲给她听,长流郡一行总的来说算是十分顺利,傅又故意挑着好的说,没一会儿就将太后逗得喜笑颜开。

留到下午又用过晚膳后,太后才依稀记起来小儿子还捎了东西回来,便让王嬷嬷将包袱拿过来。

她笑着道:“凤璋在边关这么多年,从未见他在战事时往庆阳捎过书信,现在有心上人了,倒是越来越贴心了。”

傅眼睛发亮的接过王嬷嬷递过来的包袱,听着太后的打趣抿抿唇,有点脸红。

太后看看他,笑着转身回寝宫,“你自个儿看吧,哀家先回寝宫休息了。”

傅抱着包裹送她回去,等人走了才将包袱放在桌上,小心解开,里头软绵绵的一团,也不知道装的什么。

包袱布被解开,最上面放着一封信,还郑重其事的用火漆封了口,傅拆开,信纸上只有寥寥两行字,是他熟悉字迹,但比平日规矩许多,“想你了,有没有想我?”

以及一句,“等我回来。”

信纸上的字迹敛许多,对比着以前狂放不羁的草书,不难看出写信之人的认真,虽然只有短短两句话,却像一块糖,一直甜到了心里,连嘴角的笑容都压不下来。

傅将信反复看了几遍,然后才仔细的叠好放在一边,随信封一起捎回来的还有一张白色的狼皮,狼皮已经硝制好,白色毛尖泛着隐隐墨色,狼皮不似狐狸皮柔软,但却厚实暖和,手掌抚上去,有种踏实的暖意。

在宫中住了一晚,傅便先回了侯府,太后本想多留他两日,但是想到他家中还有母亲等候,便改口叫他常进宫。

傅抱着暖和的狼皮回了康乐候府。

回来先去见了傅有琴,母子俩吃了饭,又将长流郡的事情讲过一遍,傅才被放回去休息。

而带回来的狼皮则让代福铺在了外间靠窗边的矮榻之上,狼皮不够柔软,不适宜做衣物,但是做褥子倒是很厚实暖和,傅习惯在矮榻上看书,便干脆铺在了矮榻上。

此时已经是十一月,虽然天气不似去年寒冷,但是北方的冬天也绝对称不上暖和,傅换上了轻便的衣物,代福在窗边放上了暖炉,他便靠在矮榻上看书。

傅靠着大靠枕,脚底摩挲着厚实毛绒的皮褥子,再想到送褥子的人,嘴角便忍不住微微翘起来,连枯燥的农书也变得有趣了起来。

从长流郡回来,傅还顺道罗了不少先前没有看过的农书,上头多是讲解一些耕种之法,少数的还有一些农田水利、耕种器具的著述。

现在稻子栽种方法多是靠农人口口相传,将自己的经验传授于后人,倒是也有人将这些经验汇集成书,但是大部分百姓却还是依靠着代代相传的经验,很少有人去看书,反而是傅无意间发现了这些书册,便都带了回来慢慢看。

其实在长流郡时他便在想这个问题,记忆中的旱灾在平楚八年才结束,明年的形势或许会更严峻,而他囤积的存粮却已经少了大半,国库更是几乎搬空,要想让百姓安稳的度过这场天灾,唯一的办法是再想办法让稻子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里活下去,产出更多的粮食。

如果明年能顺利成,那这场天灾便能平稳度过。

所以他才找来了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