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0(1 / 1)

加入书签

好,谁家住进来都够呛,实在不行就想法儿把房子扒了重盖,跟人家好好说说挪个地方。”

刘主任是个有名的大孝子,一听这,赶紧跟我说了一声:“俞大夫,您等一下,我这就进去给我妈拾一下,咱们就动身去孤儿院。”说完转身就往家跑,我张了张嘴,不知道说什么,索性也就不说了。

刘英有些不好意思的解释道:“我奶奶一个人把我爹拉扯起来的,所以我爹特别孝顺,一听对我奶奶好的事儿,不管怎么的都会去做。”我不在意的摆摆手,刘主任是个孝子,这事儿我早就听说了,潘建刚不就是看准这个才给我出招的。

时间不长,刘主任就用一辆堆满被护的三轮车把他娘给推出来了,撵刘英回家陪她娘,就让我坐在车边,他蹬车带着我和他娘往孤儿院赶去。

这回不是我要按照潘建刚说的养病,而是老太太的身体受不住萆荔草的药效,只能慢慢将养两个月再治。不过,老太太服了汤药之后,不长时间就睡着了,刘主任不断地赞叹,果然不愧是神医,老太太都半个多月没好好睡过一觉了。

我们来到吴老的房间,刘主任拿出了五十块钱和二十斤粮票交给吴老道:“这些是我娘的药,之后还得在这儿打搅一段时间,现在这里出,我临时出来也没拿那些,等后天我再送过来点儿。”

吴老对这钱是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接了的话,救团长的事儿估计就黄了,要是不接,直接提出来,这就好像是算计人了,吴老是个军中硬汉子,向来不擅长这拐外抹角的事儿,这会儿憋得顺脑袋直往下淌汗。

刘主任是什么人啊,那眼睫毛都是空的,就吴老那样,他一转眼睛就明白过来了,于是将钱塞进吴老的手里然后说道:“卢将军几人其实也没怎么的,咱们当兵的都直,说了几句抱不平的话,这才摊上这么个坎儿。

我知道你们都是战友,卢将军几位的孙子去找他们的时候,还是我让人放行的,只是年前他们刚来,实在是不适合直接调动,你们明儿个去我那拿条子,就说要掉到这边,给孤儿院种地吧。”

吴老瞪大独眼儿的问道:“你也是当兵的?”刘主任笑道:“可不是吗,要不是想照顾我娘,我也不会办转业。”刘主任在吴老眼里立即上升成为好人的行列了,赶紧对潘建刚道:“去把小俞做的粘豆包馏上一锅,晚上做菜搁点儿肉,今儿晚上我跟小刘好好喝两碗。”

得,转身功夫就从刘主任变成了小刘,这升级速度,我打算去给潘建刚帮忙,被潘建刚拦下来看着点儿吴老,别一高兴啥都秃噜出去了。其实,这就是潘建刚小瞧吴老了,都说人老奸、马老滑,吴老吃过的盐比年轻人吃过的饭都多,哪是那么轻易就坏事儿的?

果然,老头那是拉着刘主任的手就开始忆往昔,从当兵说到退伍,从上战场吓得尿裤子,说道面不改色跟敌人拼刺刀,直接把小鬼子的脑袋削放屁了。刘主任连插话都插不进去,还是我聪明,在吴老想当年的时候,就找了个舒服的地方,把他的花生盒子翻出来开吃,刘主任却只能老实的听着,时不时还需要点头表决心。

当潘建刚进来跟吴老说,给孩子们都喂好了,可以开饭了的时候,我发誓,我看到了刘主任发自内心的感谢,看潘建刚的眼神就跟看到自己失散多年的亲儿子一样,我一边低头忍笑,一边顺手把自己耳朵里的纸团抠出来,下地的时候顺手扔进了灶坑里。

晚饭之后,吴主任不顾天黑路滑,坚决拒绝留宿与吴老秉烛夜谈,就跟后面有狗在追他似的,跑的那叫一个快,出门的时候,朝他娘睡得屋子看了一眼,到底是没敢进去再瞅一眼他娘,生怕吴老再次挽留。

潘建刚送走了刘主任之后,回到吴老的房间,狠狠地冲着吴老竖了一个大拇指,吴老憨厚的灌了一大缸子水道:“这是干啥玩意呢,去,给老子再烧一壶水,可累死老子了,都喝了两缸子了,不行,得去尿泼尿去。”

说着就下地穿鞋去了,我有些不解地问道:“我看吴叔那会儿不是挺感动,差点儿将刘主任当做自己人,后来咋寻思寻思,又开始调理人(折腾人)了?”

潘建刚笑道:“吴老是反应过来自己被颠了,那刘主任明显是早就知道吴老和他们的关系,估计就是为了拿那些人当筹码,打算回头让你给他娘治病,跟咱们最开始的打算一样,还诓吴老,要真一早那么打算的,这会儿批条早就送过来了。我之前就是害怕吴老不知道啥时候能反应过来,你又太实惠儿,好在知道啥话不能说。”

吴老进来接话道:“他要是不提腾娃子他们,我还真一时半会儿的反应不过来,他但凡有那么点儿真心,也不能让几个娃子就那么在大冷天走了六十多里地,估摸着他也没寻思那几个孩子真能走到这儿,还有脸跟我说什么军人,他那是糟蹋军人俩字儿!”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的时候,吴老就让我跟潘建刚赶着牛车上了革委会,幸亏潘建刚早就了解了吴老的秉性,早早就备好了干粮,因为卢腾说他爷爷他们都是穿的单衣,所以特意带了六套棉袄棉裤。刘主任大约也是知道,吴老着急,所以,我们到的时候,刘主任已经在革委会门口等着了。

见到吴老,刘主任听说自己母亲还在睡觉,孤儿院也备好了红糖小米粥,就赶紧把盖着章的条子送了过来,吴老心急救战友,也没时间跟他墨迹,刘队长看我们直接走了,长出了一口气,估计他这辈子都不想和吴老打交道。

六十多里地,赶着牛车得走将近五个小时,真的不能想象,几个最小只有六岁的孩子是怎么坚持到孤儿院的,这还没算从邢家镇到黄旗屯那二十多里地,这就是大人,都不一定能坚持下来。

到黄旗屯的时候,牛车是进不去了,路早就被封的严严实实的,我们让吴老坐在牛车上等着,顺道看着车。又给大黄放好草料,这才转身向村里走。

大雪堆成了两米多高实实诚诚的雪坡子,成年男人踩上去都没有旋下去太多,我让潘建刚走在我身后,按照我的脚印走,真要是碰到不实的地方,掉进去我能轻易的上来,他却不行。潘建刚也知道我的身手,也没推辞。短短的一段进村的路,深一脚浅一脚的,我们走了将近半个小时。

黄旗屯,是真正的满人聚集地,据说是满族皇族正黄旗的旗人居所,整个村子都是满满的满族风俗气息。他们很团结,在这里,每家相处的都很融洽,大人不管生活的多困难,也不会饿到任何一个孩子,不管这个孩子是不是自己家的。

与此同时,他们也极为排外,尤其是对汉人,之前分到他们这的知青,他们就已经很厌恶了,但是又不得不留下他们,所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