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1 / 1)

加入书签

问罢,温曦便羞赧自己这没头没脑的问话,先不说宜州书院在宜州的名声,稍有些心思的人即可轻易知晓,更别说自己这名帖还是李玄昭寻来的,他又如何不知晓。

李玄昭看着身前那人微红的耳尖,微笑道:“自是知晓。”言罢,瞧着那人的耳尖似乎更红了。“嗯。”温曦低头喏喏地作应答。片刻后,温曦缓过心绪道:“先前殿下给的名帖,温曦只用了一张。”“剩余的那张你就好罢。”李玄昭淡然道。对于李玄昭来说,他只要知道温曦能在宜州书院入学即可,另一张是否排上用途他并不在意。

他知晓温曦入学的时日,亦晓得温曦平安到达宜州书院的经过,温曦想追寻的,他愿意尽自己的能力用这般不着痕迹的方式助其实现,他比谁都了解少年看似软糯的外表下那颗坚守自我的心。在静寂无人的时刻他也曾询问过自己,为何唯独对少年这般在意,这般倾注自己罕有的热情执着。静心思索,约莫除了那恰恰合着自己心意的容颜外,更多的是这少有的自我坚守,仿若遗世独立般的魏晋风骨。

温曦闻言点头,静默不再叨扰李玄昭。约莫过了两刻时辰,温曦三人到达重点河段区域。区域附近搭建了许多帐篷,帐篷周围有许多清理河道的工具,新丁有序往来于河道和帐篷之间,部分新丁已在河道内清理作业。温曦三人下马,随后步景、绝影便被人牵至阴凉处喂粮草。温曦随着李玄昭和安文江进入正中的一顶帐篷,此时帐篷内正候着数位谋士,看见李玄昭步入皆行礼恭候。

李玄昭并未走向帐篷内的主座,而是走向摆在帐篷正中的方桌,桌上放置着河道的绘图。温曦本意在众人间寻个空子看图,却被李玄昭带着走到方桌的右侧正对绘图,在他旁边站着的便是林峰,安文江则站在李玄昭的左侧。

“方才商讨到何处?”李玄昭出言道。“回禀殿下,尔等方才正商议着如何将从这片山地凿来的沙石安置到河道中。”其中一名谋士道。李玄昭看着绘图静默不语,当初李玄昭提及利用山地的沙石做护堤的材料,现如今防洪堤坝已沿着河段围了起来,可如何做到所谓的因势利导,让农田受灾的水患成为灌溉的利器却着实让人解。众谋士按着李玄昭的提议寻思了些日子,却始终寻不出处理的好法子,面对这静默的李玄昭,一时间众人皆敛息不敢轻易出言。

“殿下看这处。”一旁静默的林峰指着绘图上的山地位置出言道:“这山地向西处凸伸,导致此处的红水河水流偏西且湍急,造成下游西涝东旱。微臣这几日仔细观察这处,寻思出了一个法子,或可将其化弊为利。”林峰言罢,从袖中另取出一张图纸,图纸所绘是重点河段的简易手绘图,少了周围地形干扰,更显简洁明了。李玄昭看着简易图纸的绘线,示意林峰继续。

☆、第二十六章

“这处凸伸的山尾,我们可以人力开凿岩石,从此处拦腰截断山体,如此便形成一个向东的分水口。留在江心的这块山体,可用石块砌成石埂加固,因其从山地离体,微臣故称其为离土。如此,便可利用开出的这分水口将红水河一分为二,这样一部分的河水可向东灌溉此处农田。”林峰边做讲解边用笔在图纸上描绘,看着图纸上被从中截断的山体,顺势设想实现后的境况,众人不经暗暗称奇,从来只道在河上做文章,却不曾想过要利用河道周围的事物,到底是昔日工部侍郎之子,术业有专攻。

“因这山地才使此处河段的地势西高东低,假使如你这般将山体截断,在冬春时节枯水时西面的田地依旧无水可灌溉。”其中一名谋士出言质疑道。“这便是我要提出的第二项工程建设方案。我们可沿着江心的离土往上游方向修筑一个长堤,这长堤可称其为红水堤。”林峰在图纸上粗略勾划出长堤的大致形状,顺水处的长堤呈梭尖状,中部略粗,尾部顺着河道形势弯曲回,整体并不规整。

“如此,这红水堤可继续将红水河一分为二,西面的红水河原河道称之为外河,东面的河道称其为内河。若是冬春枯水期将至,我们仍可组织人力掏挖内河的河沙,致使内河的底部低于外河,让河水顺势流入内河灌溉西面农田。”李玄昭看着图纸,赞许道:“若是丰水季节,河水的表层清水会自然抢进内河,河水的底层浊水则流入较高的外江,如此我们倒是不必担心河沙淤塞河道。”林峰点头道:“正如殿下所言。”

“你设想的这个方案仅有效于流量正常的年份,若遇上某个流量极大的年份又该如何?这内河河道这般狭隘,河水怕是依旧会泛滥祸害西面田地。”李玄昭看向林峰正言道。“殿下无需担忧,微臣还有第三个建设工程,正是解决这内河河道狭隘问题的。”林峰继续直言道。

“我们可在红水堤最接近离土的位置,特意留出一段凹槽。这凹槽和堤的相似之处在于拦水,不同之处在于堤是做防护之用,可防止外河河水肆意漫过内河河水。而凹槽既做防护拦水之用,还能让河水漫过来。依据微臣的设想,这分水口极为狭窄,丰水时节,内河的水势必会涨高。而这涨高的水即可从凹槽处漫过,流到外江,这便使丰水时节的河水不至于会祸及西面农田。”

林峰稍顿,舒缓一下嗓子继续道:“这凹槽还有一妙用。诸位看分水口上游内河东岸的这处形状。”众人顺着林峰在图纸上的比划看去,“还是个曲形。”安文江笑道。“确是曲形。若是河水冲击到此处,便会顺势触及半挡着的山体岩壁,届时河水翻涌,底下泥沙朝上翻,翻过凹槽处,到达外河。这般便可处理内河泥沙淤积的问题。”至此,林峰将手中的笔放置在图纸一旁,静待李玄昭和众人的评议。

伴随林峰音落的是众人一时间的静默,待众人将林峰所言细细琢磨并在脑中一番排演后,李玄昭率先拍手称赞:“确是个好计策。”众人闻言,皆随李玄昭拍手,一时间称赞无数。“依你的计策,现如今我们最先要做的即是将山尾截断形成分水口。”李玄昭沉声道。“是。这分水口约莫竖宽六十尺,纵深一百二十尺,横长二百四十尺,可使河水能畅通流向东侧,减少西侧的河水流量。”

“第二个工程项目即是红水堤。为减缓河水对红水堤的侵蚀,除却加固外,仍需将其制成梭形,顺河道形势而行,首尾两处细狭,中间粗宽,做二次分流之用。第三项工程项目即是凹槽掏挖,既做调洪又做清淤之用。”林峰在图纸上将工程次序先后标好,并标上每项工程的项目规格。

李玄昭拿过完整的地形图对照林峰的简易图纸,又和众谋士商议三个项目的具体操作细节,将现有的人力、资源一一清点,每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