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一章夺宫之变3(1 / 1)

加入书签

“我身为领议政,只要是朝政之事皆与我有关,怎么会攀诬不到我身上来?”

“若是死人自然无法攀诬到您身上来了!”王尧笑道。

“死人?”尹元衡目光一凝,声音也变得阴冷了起来:“你这是什么意思?”

“恩相,据在下所知,您的心腹大患不是在朝中,而是在宫中呀!”

啪!

尹元衡猛拍了一下几案,霍的一下站起身来,眼睛死死的盯着王尧,一副择人而噬的样子。王尧却面带微笑,静静的坐在那儿,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说,谁让你对我说这些的?”尹元衡问道。

“回恩相的话,在下不过是说出肺腑之言罢了!恩相您身为领议政,妹为王太后,若不是陛下有心,又有哪个违逆您的心意?”

“胡说!”尹元衡拔出佩刀,指着王尧的眉心厉声喝道:“陛下乃是我的亲外甥,当初也是我与太后费尽心力方才扶他继位。说,是谁让你来我这里挑拨离间的?”

王尧强压下心中的恐惧,竭力不去看明晃晃的刀尖,苦笑道:“恩相,此一时彼一时,当年陛下是一个十二岁的少年,若无您与太后之力,他无法继承大位;而现在他已经是正当盛年的御天之君,而您和太后已经成为了他独掌大权的障碍了。这件事情陛下知道,您知道,满朝文武都知道,只不过那些人选择了陛下,而我选择了您罢了!”

“呵呵!”尹元衡冷笑了一声:“即便如你说的,那陛下才是御天之君,为何你不去陛下那边呢?”

“恩相,您在位一日,我们王家的生意就可以做上一日;若是换了陛下,您觉得我家的生意还能做下去吗?恐怕连性命都难以保住吧?”

尹元衡也不是傻子,已经听出了几分王尧的言下之意。众所周知,李氏朝鲜虽然几乎号称小中华,几乎将大明的科举、官制照搬过去,但实际上却是一个阶层高度固化的社会,能够出仕为官的只有一小撮被称为“两班”的世袭贵族阶层,不但如此,而且在两班内部也存在着森严的等级,像开城王家这种前朝余孽,虽然也属于两班贵族,但实际上只属于两班中的二流、三流家族,其官职、拥有土地和人口都受到了相当的xiàn zhi。如果不是机缘巧合王家父子遇到了周可成,打通过海上贸易的渠道,王家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集聚如此巨额的财富的。

即便如此,王贞父子也面临着随时可能被夺走这一财源的危险。毕竟以他的家世,是没有能力影响汉京的政局的,而身处汉京的权贵们是不会允许只不过二三流家世的王贞父子长久控制这一财源的,到头来王贞父子恐怕连性命都难以保住。因此王贞便想方设法投靠到了执掌朝政尹元衡门下,并将海贸获得巨额财富中的相当一部分以进献为名送到了尹元衡囊中。也正是凭借尹元衡的庇护,王贞父子才能保持到今日。显然如果尹元衡倒台,那王家能够继续控制礼成港的海贸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了。

“罢了!”尹元衡还刀入鞘,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不管怎么说,陛下总是君上,这三千里河山也是他家的,我毕竟只是臣下!”

“恩相,三千里河山确是李家的,不过却并非陛下一人的!”王尧答道:“其实倭人入寇不过是个引子罢了,便是没有这件事情,也会有别的事情发生。您身为领议政,已经是人臣的尽头,众矢之的。太后在一日还好,若是有一日太后不豫,恐怕就是灭顶之灾!”

尹元衡听到这里,下意识的打了个哆嗦,王尧说的正是他内心深处一直在恐惧的事情。说到底,他能够多年掌握大权,击败政敌的最大依仗就是太后是自己的亲生妹妹,想起败在自己手下那些政敌的惨状,尹元衡就禁不住不寒而栗。

“那你以为应当如何?不管怎么说陛下也是舍妹的亲生骨血,就算舍妹去了,他看在这条情分上也会留给我尹家一条生路吧?”

“恩相,你当真是糊涂呀!帝王之家即便是父子兄弟都会骨肉相残,何况您与陛下不过是舅甥之亲?再说即便陛下念着旧情,那些朝中的奸臣也绝不会放过您的,即便是万乘之君,也难敌众怒呀!”

听王尧说到这里,尹元衡双膝一软,险些从椅子上滑下来,正如王尧所说的,明宗为了从尹元衡夺回权力正在竭力培养自己的亲信,如果尹元衡失势,这些帮助明宗夺回大权的亲信们一定会想方设法把尹元衡置之死地而后快,即便明宗自己也无法违抗手下们的意志,毕竟这些人才是他的权力基础。这已经被过去一次次政争中血的事实所证明的。尹元衡即便是不想相信也没有办法。

“那,那你说应该怎么办?”

“恩相,若是在下没有猜错,今天在朝堂上那李梁一定是毛遂自荐,请求统兵去攻打倭寇的!而您一定严词拒绝了!”

“嗯,不错!”尹元衡点了点头。

“您可以明天称病,表示无法上朝理政。那李梁一定会借着这个机会,出京率军攻打倭寇!而且他还会把汉京的可用之军都带走!”

“这怎么可以!”尹元衡厉声喝道:“李梁击破倭寇之后,肯定就会立刻调过头来,借助大胜的声势,迫使我辞去领议政之职位的!”

“如果他能取胜的话!”王尧笑了起来:“可是如果他赢不了呢?如果这个时候有一支忠于您的军队乘虚进入汉京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